颜料是美术绘画的物质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,颜料决定色彩,色彩决定作品的质量与效果:中国古代绘画颜料史有两千多年,大体可分为矿物质颜料、植物质颜料、金属颜料,它们各自在绘画中所起的作用和所表现出来的效果不尽相同。
矿物质绘画颜料:即为天然矿石采集之后,经粉碎、研磨、漂洗、胶液悬浮、水飞等一系列的加工之后制成的颜料,也称“石色”,其质优、纯净、明亮、耐久的特性决非其他颜料可相比拟。因其在自然界中经数万年或更长时问演化形成,所以色质较为稳定,历久不变,而且色相纯美,加之它多为结晶体矿石所制,结晶体的光泽增加了色彩的明度,色彩发光效果好,覆盖力极强,不易变色。天然矿物质颜料主要有朱砂和朱瞟、赭石(土朱)和代赭、石青、石绿、白垩、蛤粉(蜃灰)、铅粉、黄金石、黑石脂、云母、珊瑚、玉、玛瑙、绿松石、水晶和其他宝石类颜料等。
植物质绘画颜料:主要原料是从植物的根、茎、叶中提取的汁液,主要调和媒介是水,因而又称为“水色”。其特点是质地透明,使用方法简单方便,容易染匀,适合层层渲染,中国画自古以来便将石色和水色互相结合起来使用,以达到画面浓淡相问、虚实相生的丰富效果一植物质颜料主要有藤黄、花青、胭脂、墨、西洋红、槐花、生栀子、红狐色、红兰花、茜草、紫草茸、通灰草等。
金属绘画颜料:主要指的是金色和银色,由纯金、纯银制成,价格昂贵,但它们的华丽效果又是其他颜料所不能替代的,所以流传至今仍在用作绘画的颜料:中国画家在使用金属颜料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,有明确文字记载的是唐朝。但金属颜料在一般的中国画中用量较少,大部分是用于寺庙道观壁画及建筑彩画上,也用于屏风、卷轴画、通景屏、藏画(唐卡)、幡画上,多为装饰性较强的作品,金银色的使用使它们的画面增色不少。
古代绘画颜料和现代绘画颜料的比较:
古代画家所用的材料中,比现代画家所用的颜料较为良好的,仅有天然的青金石及铅白而已,前者是天然的次宝石,后者是古代制法比现代制法较为优异。至于绿、黄、红的颜料,现代均有更安定的颜料。而古代即已使用的坚固性的颜料,如土性颜料,现在仍旧延用。其他像Cobalt Blue、Viridian、Cadmium Red、CadmiumYellow、Cerulean Blue等优良颜料,均非古代画家的颜料所能望其项背,这是因为古代的颜料大部分均含有不纯物,其所以如此,乃是当时化学技术未臻完善的缘故。
但古代画家使用质料较差的颜料,为什么他们的作品至今仍保持得非常良好,这完全要归功于他们对材料的用法有良好的技术。
反观现代,虽然不时有很多良好的颜料出现,作品却没保存得十分理想。这是因为作品保存,并不完全以颜料的好坏来决定,主要是靠颜料所用的结合剂、油剂来决定。现代装在锡管的颜料,是以亚麻仁油或罂粟油的生油为结合剂,远不如古代所用的重合亚麻仁油及树脂的媒介剂来得坚牢。
此外,古代用来保护画面的凡尼斯的材料,也非现代的凡尼斯所能比拟。
还有一个更主要的原因,就是古代画家作画均有一定的程序,这个程序是师承下来的技术,能正确地使用颜料(这是因为古代画家均是亲自制作油画材料,所以不仅知道制作材料的方法,而且对材料的各种特性,更是了解非常透彻)。试看钱尼尼的《艺术之书》,便会发现到他对于哪一种颜料会褪色,或者不适合使用,都有很清楚的注明。他并且一再强调:画一张画,应该要有一定的步骤——即素描稿_底稿一粗描一完成。要一层一层分别等底层干了之后,才可再涂上另一层新颜料。这可以说是画油画最理想的方法了。
所以,我们不可因为现代有较丰富、优良的颜料而任意滥用,反而要更审慎地认识颜料的性质,挑选坚牢、可靠的颜色。如此,才能使自己的作品不致遭受到褪色、变色或剥落的厄运。